陪着学生们向阳生长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新疆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三中学教师 如先古丽

2016年,18岁的我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公费师范生,来到繁华的首都。大学四年,我身边的每位老师都在用一言一行诠释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最让我感佩的是生命科学学院郑光美院士,他年近九旬,却不顾环境艰苦,跟我们一同前往小龙门,全程参与动物学野外实习。凌晨四点,郑先生就带着我们出野外观鸟,还主动把羽绒服借给衣衫单薄的同学穿;中午太阳很晒,他爬上爬下为大家寻找更合适的观鸟位置……这样的仁爱精神和专业能力令人感动。一次,我给郑先生送材料,来到办公室时,他正在用放大镜凝神看书。我告辞的时候,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给我鞠了个躬以表谢意,这种谦逊平和的精神鼓舞着我,成为我坚守岗位的动力。

一路走来,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希望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乡,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于是,2020年毕业,我回到家乡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教书,担任高一年级班主任以及两个班的英语教师。

新入职时面临的问题很多,首要的就是自身角色的转变,站上三尺讲台,就要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面对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等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实践慢慢领悟。最关键的是,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走出校园、成为老师并不意味着学习的暂停甚至结束,而恰恰是一段新学习的开始,要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更新知识储备,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入职三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里有些偏科严重的学生,我就每天挨个谈心了解情况,分享学习技巧。面对一些青春萌动的孩子,我会跟家长一起了解他们、关爱他们,帮他们解开思想的疙瘩。我相信,一点一滴的关爱终将汇成强大的力量,帮助学生们踏浪追风、向阳生长。

专家解读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全球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大流行迎来转折点。本次决定主要基于哪些方面考虑?将给我国以及全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进行了解读。

梁万年说,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从当前疫情流行态势来看,全球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住院人数、重症人数、死亡人数都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二是病毒虽然持续变异,但总体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三是通过人群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全球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人群免疫屏障;四是各国的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都在加强。

综合来看,人类的抵抗力和病毒之间已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也达到了《国际卫生条例》关于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要求。可以说,全球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世卫组织这一决定,将对全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梁万年认为,今后,各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减少交通、旅游、贸易等方面的限制,这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国际交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疫情危害就彻底没有了,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对新冠疫情放任不管。只要疫情危害仍然存在,我们就要做好相关防控工作,继续和全球各国紧密团结,共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

下一步,我国将如何继续应对新冠疫情?梁万年说,一是加强疫情监测,随时关注病毒变异情况,建立强大的监测网络。二是对于高危人群、重点人群,仍需继续加强疫苗接种。三是提高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救治能力。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补漏洞。五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施国庆说,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从近期新冠疫情的流行趋势看,发病率、死亡率都处于最低点;第二,从病毒变异株的监测看,目前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没有对人类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第三,全球各国对新冠疫情的应对能力增强。

施国庆提醒,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流行的结束,我们仍处在新冠病毒的一个流行进程中,还要继续做好相关防控工作,密切监测病毒变异株的变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渠道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城市社区、哨点医院、重点场所等进行监测,不断观察疫情变化,及时做好风险研判。如果发现聚集性疫情,立刻启动现场调查。我们要继续做好监测预警,掌握疫情流行趋势。同时,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科学看待疫情,保持良好心态。

延安时期是怎样学习的

中国历来重视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延安时期,、、陈云等党的领导人以身作则,通过学习来提高本领,并逐渐建立起学习制度,形成了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极大地推动了党内学习运动的深入开展,对于学习型政党的建设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央到达陕北后之所以由领导人带头在全党范围内积极开展学习运动,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的战略选择。

一是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面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新任务,不论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工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党员干部的素质亟待提升。有的老干部革命意志坚定但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有的干部革命热情高涨,但实际斗争经验欠缺,等等。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习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矛盾的客观要求。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为凸显。同时,中国社会固有的多种矛盾也更加尖锐。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与形势下,摆在中国面前的是诸多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和中国革命前途的大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如何带领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等问题都需要党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解答。因此,及时而又深入地推进学习活动,把马克思主义真正作为改造旧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党更清晰、更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中国革命的形势和实际问题,就成为当时党面临的迫切的任务之一。

延安时期党的领导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并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非常深刻。酷爱读书,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只要一有机会便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新近出版的马列著作,并设法找来认真阅读。他经常阅读的经典著作有《宣言》《国家与革命》《反杜林论》等。根据在延安时期管过图书的史敬棠回忆,在延安时经常读列宁的《两个策略》和《运动中的“”幼稚病》两部著作。从中央苏区出发,经过万里长征,他一直带着这两本书经常翻看,在书上作批注、写感受,并记住是第几遍阅读等信息。此外他还阅读了许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论著,并且都是伴随着深入思考中国实际问题而进行的。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从理论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开始专心研究哲学。他广泛阅读各类哲学书籍,认真汲取各种哲学流派的思想精华,把解决党的思想认识问题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陈云回忆说:“延安整风时期,同志提倡学马列著作,特别是学哲学,对于全党的思想提高、认识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

也大力提倡党的理论学习,强调历史里边有普遍真理。他主张应该很好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教育我们的干部和党员。只有这样,才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才能维护我们党的队伍的统一和纪律,才能保证我们党经常的正确的领导,才能在今后领导中国革命到达胜利。提出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也要学习西方的历史,这样可以更深刻读懂马列主义,更清楚认清形势。

在看来,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1942年3月30日,在中央学习组作《如何研究党史》报告时强调要“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并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古今中外法”,要求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此在延安时期向全党提出了研究历史的学习任务,尤其重视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研究,领导的中央学习组对历史的学习首先是通读《六大以来》,然后是全面研究党史和中国革命史。

号召大家都要勤于读书学习,而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带头学习、自觉学习,并且把读书作为一直坚持的一种习惯和信念。1939年底正是抗日战争十分危急的时期,来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张爱萍回忆当时深夜曾去看望他,当他进屋时看到的是正在微弱的烛光下认真地读书,在他阅读的书页上画了很多蓝的红的圈圈点点,有的上面还批了字,这种时刻读书学习的精神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哲学可以提高理论认识水平,把哲学思想用于革命工作中,可以不断提升实际工作水平。在的带动下,学习哲学一度成为了延安的风尚。各机关创立了哲学研究小组,小组以新哲学报告会和讨论会的形式开展哲学的研习活动。张闻天在中央宣传部成立的学习小组,由于中央办公厅、中央文委等机关党员的参加,后扩大至一百多人的学习集体。中央组织部也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由陈云任组长,李富春任副组长。该组重点学习哲学,把《唯物史观》作为小组学习的教材,规定每天上午在九点之前是自学时间,每周组织一次集体讨论。同时,在延安的一些学者如和培元、艾思奇、吴亮平等还经常举办哲学演讲,演讲的内容包括军事辩证法、实际生活中的哲学问题、中外哲学史方面的知识、哲学方法等等。所有这些,大大激发了党员干部学习哲学的兴趣,大幅度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陈云十分重视开展学习活动,并积极组织党内的学习活动。陈云几乎每次都亲自主持小组学习会,开会前他会首先询问每个同志,问他们读了没有、读了几遍,有什么体会、有什么认识或问题,并且会针对于同志们提出的问题逐个给予详细的解答。散会前他还指定下星期的学习内容,学习小组除了自教自学、互教互学外,也会请辅导员来辅导,如请艾思奇讲哲学,王学文讲经济学,杨松、吴亮平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当时的学习形式是以自主学习为主,每周集体讨论一次,学习的主要课程是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的哲学思想。

为了推进全党学习运动,延安时期成立了许多研究学习小组和研究会。这些研究小组和研究会定期分专题进行学术讨论,并承担起为干部教育培养教师以及编写教材的任务。由于学习方法得当、学习方式灵活,加之组织得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文化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年7月12日,甘肃敦煌雨过天晴,游客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观光游览

每当幕色降临,晚霞就像一杯泼洒在天空的葡萄酒,把整个黄昏浸在微微的醉意里,光的色彩把原本白色的云染成了血红和金黄色。

2023年7月9日,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界牌。

为航空强国建设注入青春能量(暖闻热评)

【故事】今年5月17日,搭载着北斗三号工程高密度组网后首颗备份卫星的火箭发射成功。在这次任务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燃料加注分队的90后指挥员王耀萱完成了自己的第九十次火箭燃料加注任务。工作7年来,王耀萱和他所在的团队圆满完成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每一次火箭燃料加注任务,守护着一颗颗中国卫星飞向太空。

火箭燃料为火箭升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燃料加注是火箭发射前至关重要的一道程序。“我们为火箭注血液,我们为火箭插翅膀……”这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燃料加注分队的队歌,生动体现了燃料加注工作的重要性。

练就扎实本领,才能勇挑重担。燃料加注工作难度极大,加注时,队员们不仅要保证燃料的高洁净度,还要确保燃料输送的安全性和精准度。“真功夫都是苦练来的,硬功夫都是苦磨来的”。一遍遍看图纸学原理,做到加注流程图烂熟于心;练习拆装管路,一天拧上百个螺栓;烈日下身着几十斤重的装备进行演习,裤管里都是汗水……王耀萱和队员们日复一日练习,反复磨炼本领,把每一个动作练成肌肉记忆,确保了一次次任务的安全无误。

急难险重见担当。加注火箭燃料,危险性极高,但必须做到分毫不差。火箭燃料易燃易爆,还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从转注、打回流、软管连接、全系统气检到任务完成后的撤收,任何一个环节,有一丝一毫的大意就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但加注队员们没有退缩。王耀萱说:“再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干。”2020年,一颗卫星在临发射前的测试过程中发现技术问题,需要将400多吨燃料泄出后,才能重启发射任务。面对这一从未遇过的考验,王耀萱和队员连续3天反复研究,8次模拟演练,把泄出方案细化到分钟级,精确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口令。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奋战,他们成功将燃料泄回贮罐,保证了卫星的成功发射。

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身体和精神都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加注队员们却没有一句怨言。“能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为航天事业作贡献,是一种巨大的荣耀。”这是王耀萱的选择,也是加注队员们的心声。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青年航天人,顶“风云”、举“北斗”、托“嫦娥”,以过硬的实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成功,成为托举火箭腾飞的金牌团队,充分展现了青年人的担当。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只要不懈奋斗、向着梦想奔跑,青春就能发光发热,青年就能成长成才。

习指出:“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在航天强国建设中,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在抗灾抢险的第一线,越来越多青年人挺膺担当,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相信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早日成为现实。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戏曲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戏曲学院扶持厦门实验中学京剧特色发展工作为例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精神,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与文化思想。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导传统戏曲进校园,并在全国十个省份开展了京剧进课堂工作试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是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等利好政策,力求通过让戏曲走进校园,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和学习戏曲艺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同时营造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振兴戏曲艺术、传承民族文化。

在上述诸多政策纷纷落地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戏曲进校园”工作在现实中的开展依然举步维艰。在全国众多的戏曲剧种中,选择什么样的剧种、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具体让什么样的内容进校园?进校园与进课程的异同在哪里?采取校本课学习还是利用社团活动开展?外聘专家还是引进师资或请自有教师完成教学?诸多问题困扰乃至限制了“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师资选聘、课程构建、成果展示、教学创新等问题,影响着“戏曲进校园”工作的持续开展与良性循环。

中国戏曲学院作为戏曲艺术的最高学府,自2015年至今持续六年对厦门实验中学京剧特色发展工作开展合作与扶持,在跨区域合作模式、构建特色教学体系、突出成果展演展示、适时拓展“互联网+戏曲”普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希望对全国“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开展能够贡献一些方向与方案。

随着近年来“戏曲进校园”工作的持续升温,全国各省市资源不平均、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全国戏曲进校园工作的主要瓶颈与短板。中国戏曲学院作为全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自2008年至今持续十余年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其中于2014年、2015年先后接受北京市教委委派的“高等院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及“加强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工作”,同时接受北京丰台区教委邀请,开展丰台区“戏曲进校园”工作,年度深度扶持戏曲特色基地校达到28所,全年覆盖中小学生达到万余名。

厦门实验中学所在的福建省是当之无愧的戏曲大省,有着诸多“活化石”美誉的戏曲剧种,但当地的京剧发展以及戏曲进校园普及现状并不十分理想。为促进厦门地区戏曲艺术教育的普及化、特色化,厦门市教育局统筹协调,自2015年起邀请中国戏曲学院与厦门实验中学合作开展“中国戏曲学院扶持厦门实验中学京剧特色发展工作”,通过跨区域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领域互补,促进美育教学、戏曲普及的协同发展,在增强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艺术认同感的同时培育戏曲人口。

2015年,“国戏”与“厦实”签署了首期六年的京剧普及教学合作,每年派驻4至6位专业教师常驻厦门,以京剧校本课程为主、戏曲社团活动辅助的教学模式开展戏曲普及教学。这既是目前“国戏”唯一开展的京外戏曲普及教学合作,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跨区域戏曲普及教学合作范例。目前,“国戏”与“厦实”的首期六年合作已经完成,即将启动新的六年合作。六年来,从“拉上手”到“拉住手”再到“拉好手”,两校的合作为“戏曲进校园”工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师资匮乏”、尤其是戏曲普及型师资匮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方向。

搭建戏曲普及课程体系。“国戏”与“厦实”的京剧普及合作,首先是为该校小学部一年级到初中部三年级每个年级设立一个京剧班,逐年招生、逐年递增,并由中国戏曲学院对京剧班的学生完成专属的京剧课程教学。京剧班的学生入校前,还要进行艺术素质的专业化考核,实现了“双选入校”和“特色建班”的基础和前提。“厦实”京剧班的戏曲教学开设有京剧校本、京剧社团、艺术实践、京剧选修四大类课程,内容涵盖京剧唱腔、戏曲形体、戏曲基本功、京胡技法、戏曲常识等校本课程,以及京剧表演社团、京剧武戏社团、京剧器乐社团等戏曲社团,周课时量可达到百余节。在实际教学中,两校的合作遵循“教育语境内的对话与实践”,明确京剧特色教学工作要以校本课程为主,辅助社团课程、排练课程以及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将京剧教学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与课程管理体系之中。

多学科融合与创新戏曲课程。不断加强多学科融合,鼓励“国戏”派驻戏曲专业教师与“厦实”本校各学科教师加强教学合作与共同开展教研,积极探索多学科共建戏曲普及课程,深入挖掘戏曲艺术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为“厦实”教师开设戏曲选修课、帮助“厦实”教师排演戏曲特色节目并参加全市教师展演展示活动。在“厦实”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鼓励和支持该校中小学各科文化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多维度、多角度思考戏曲文化、京剧知识。目前,在厦门实验中学尝试开发了让京剧文化走进思想政治课、音乐课、历史课等系列课程,尝试在多学科的教育教学中以“戏”化人,潜移默化影响和引导学生了解戏曲、认识戏曲,促进各个学科形成育人合力。

充分利用课外第二课堂。在专业、丰富的日常戏曲课程基础上,厦门实验中学积极倡导发掘课外第二课堂,开创了“周末京剧艺苑”等课后戏曲品牌活动。京剧班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每次戏曲活动的策划、编排、讲解、演出、展示,在校园内掀起阵阵“京剧热”。学校“周末京剧艺苑”等课后品牌活动的定期举办,使孩子们在锻炼能力、增长自信的同时,影响了更多同学认识京剧、了解京剧、喜爱京剧,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起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生态。“京剧特色”与“传统文化”成为独特的校园文化,实现了“特色建班”到“特色立校”的积极转化。

引进来、走出去,培养“本土”教师。面对中小学戏曲艺术普及教育这个大课题,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戏曲学院每年派4至6位资深戏曲教师常驻厦门进行专业授课,他们多年的艺术实践与教学经验能够基本满足学生们对戏曲文化、表演技能、演出实践等多方面的学习需求。但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仅有外聘专家的助阵,对于学校长期发展戏曲特色教育乃至美育或艺术教学远远不够,随着“外援”的引进、退出、更迭,现实中的“雪中送炭”往往会变为“釜底抽薪”。因此,“戏曲进校园”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的“长久之计”,是培养当地、尤其本校的师资队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戏”请“厦实”的音乐、舞蹈教师到北京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进校园”教学团队实习,在戏曲进校园的教育规律、教学模式、教务管理,以及京剧唱念、戏曲形体、京剧社团、京剧乐队等方面进行教学辅导,并在他们完成学习时进行考核。“厦实”教师返回后,在中国戏曲学院派驻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戏曲课程的独立授课,直至能够胜任课堂教学。

中国戏曲学院扶持厦门实验学校京剧特色发展工作的第二年,厦门实验中学京剧班的学生们就登上了“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厦门鹭岛花朵少儿文艺汇演”与“福建省中小学生戏剧展演”等赛事展演的舞台并获奖项,京剧班的孩子成了厦门乃至全国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展演等活动中的佼佼者。“厦实”京剧班的孩子们还在2017年、2018年先后两次参加新年戏曲晚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展示全国戏曲普及教育的代表性成果。在参与各项艺术活动的过程。

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系列理论版今天推出第四期,围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行阐述。

深刻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坚持和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就是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在工作和实践中就是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等。习深刻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这一重大论断正是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提出的。

习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改革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判断,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在改革理论上的重大升华。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马克思主义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和发展的整体,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内在客观规律。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的。实现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坚持问题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和发展。习指出:“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社会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但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坚持问题导向,就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面临的风险和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一些过去长期困扰我们的矛盾和问题尚需彻底解决,同时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需要直面大量随着形势环境变化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是新发展阶段内在矛盾的必然表现,是躲不开也绕不过的。对于这些问题,如果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就会积重难返,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果守着过去的认识不思变化,那就难以继续前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解决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深入践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直面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它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深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正是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脚步稳健有力。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坚持问题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又通过实践不断解决问题,是实践基础上思想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把握快速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实招、见实效。调查研究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特别是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梳理,做到心中有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解决具体问题抓起改起,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和路径。一方面,要保持韧劲,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精准发力、注重实效,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另一方面,要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分清主次,既要讲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又要讲重点论、以重点带动全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将深入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出台政策、制定战略的“先手棋”。习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正是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日前,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

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李强总理监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国务院任命的55个部门和单位的81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下午4时,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宣布宪法宣誓仪式开始。全体起立,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领誓人手抚宪法、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列队站立、跟诵誓词。

宣誓后,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了讲话。他说,庄严的仪式总是让我们内心受到深深的触动,精神得到洗礼和升华,希望大家把铮铮誓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奋斗来坚守誓言、践行承诺。他强调,要永葆忠诚之心,最根本的是要淬炼对党的忠诚之心,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形势,经历什么样的风浪,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于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强化进取之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尽心竭力地为党和人民做事,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新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努力在大变局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要常怀敬畏之心,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恪守法治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严格依法行政,铸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守牢法纪红线,始终保持人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他强调,使命责任在肩,笃行方能致远,要把誓言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实践中,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华科大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振兴风来艾香如熏

“这次在蕲春的社会实践,让我看到了新农村的面貌,切身体会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成果,也看到了在这个过程里,脚踏实地、鞠躬尽瘁的模范榜样——我更清楚自己未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结束了调研实践活动,一个队员写下了这样几行字。

7月,为引导当代大学生助力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振兴风来,艾香如熏”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从当地蕲艾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之路出发,走进田间地头,贴近基层群众,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实践队伍首先来到了蕲春县赤东镇五斗地村。在这片土地上,种植了约2700亩的蕲艾,连空气中也隐隐弥漫着艾草的香气。时值夏日,实践队伍恰好赶上了艾草收割的时间:艾农们使用着自动化机器进行艾草的收割,有人负责打捆,有人把成捆的艾草装车……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的景象。

“我们五斗地村原来是当地最困难的村,全靠政府救济来维持运转。”五斗地村党支部书记汪汉光向队员们谈起五斗地村的过去。他说起这几年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蕲艾产业,五斗地村慢慢地成为名列前茅的典范村,他本人也曾作为代表前往延安分享脱贫经验。

五斗地村发展蕲艾产业,也遭遇过很多的苦难和阻力。发展初期,村里人不理解、不支持。于是,汪汉光白天处理土地流转、蕲艾种植相关事宜,晚上就亲自上门和农户做工作,根据每户人家的具体问题给出不同解决措施,最终获得了农户们的支持,并且逐年将蕲艾种植规模化。

近年来五斗地村“两委”班子搭乘乡村振兴快车,强班子建队伍,锚定“文明固本、产业筑基、文化兴村”工作思路,带领全体村民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坚实迈进。

在蕲春县,从田间到车间,从工厂到市场,全县30万人共建共享蕲艾产业链。在机器轰鸣声中,实践队员依次走访了蕲艾堂、艾立方等当地工厂。在这里,队员们见证了一株小草衍生千余产品,实现蕲艾产业由小到大、由无序到有序、由单产品开发到全产业链发展的飞跃。(图/文 方权泽)

水网+现代农业、交通运输、文化旅游……湖北统筹治水与发展,推进水网与其他行业领域协同融合,不断增强水网的综合性、系统性、保障性优势,充分发挥现代水网综合功能和效益。 水网+现代农业 提升粮食生产保障能力 5月,水利部2023年重点推进前期工作的重大水利工程——荆州市太湖港灌区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湖北又一重大灌区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